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三国演义高清观看

三国演义

评分:0.0

分类:战争片 中国大陆1994

更新:2024-01-06T02:59:37 - 第84集

主演:唐国强  鲍国安  孙彦军  陆树铭  李靖飞  洪宇宙  吴晓东  魏宗万  

导演:王扶林  蔡晓晴  张绍林  孙光明  张中一  沈好放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影片详情

王扶林,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导演执导的《三国演义》,1994 年上映,由唐国强  鲍国安  孙彦军  陆树铭  李靖飞  洪宇宙  吴晓东  魏宗万  等主演的三国演义在中国大陆发行,豆瓣评分和口碑都很不错,三国演义手机在线观看等资源均是网络收集而来。一部不错的汉语普通话战争片。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一起看影院(https://m.stone009.com)为您提供的《三国演义》 HD、BD、720p,1080p,1280p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地址,以及相关的剧情简介、演员、导演、幕后花絮、剧照、海报等信息均由互联网上面收集整理而来,以及《三国演义》的观后评论等内容。更多相关信息可移步至豆瓣电影、电视猫或剧情网等平台了解

影片长评

帅帅的小萌货*
2024-01-06 03:09:27
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毌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三国战争年表

190年 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191年 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192年 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
   公孙瓒击袁绍巨马水之战
   公孙瓒攻袁绍龙凑之战
   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
   李傕等进犯长安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武阳之战
   曹操破黄巾军兖州之战
193年 曹操击袁术封丘之战
   曹操攻陶谦彭城之战
   公孙瓒灭刘虞幽州之战
   袁谭攻田楷青州之战
   袁绍攻黑山军常山之战
194年 吴景攻周昕丹阳之战
   孙策攻陆康庐江之战
195年 孙策攻刘繇曲阿之战
   孙策与太史慈神亭之战
   刘繇攻诸葛玄、笮融豫章之战
   李傕劫持帝后公卿长安之战
   李傕、郭汜攻杨奉、董承弘农之战
   袁绍攻臧洪东郡之战
   鲜于辅攻公孙瓒鲍丘之战
   曹操攻吕布定陶之战
196年 吕布袭刘备下邳之战
   郝萌袭吕布徐州之战
   孙策攻王朗会稽之战
   曹操攻杨奉梁县之战
   曹操灭何义黄巾军之战
197年 曹操攻张绣淯水之战
   曹操攻袁术蕲阳之战
   曹操攻张绣湖阳之战
   吕范、徐逸攻陈瑀海西之战
   吕布破袁术下邳之战
   袁术灭陈王刘宠淮阳之战
   吕布攻臧霸莒城之战
198年 袁绍灭公孙瓒易京之战
   段煨灭李傕关中之战
   曹操攻张绣穰城之战
   曹操灭吕布下邳之战
199年 曹操灭眭固射犬之战
   刘岱攻刘备小沛之战
   孙策袭刘勋皖城之战
   孙策攻黄祖沙羡之战
   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
200年 策攻陈登丹徒遇害之战
   刘表破张怿长沙之战
   刘馥平定扬州之战
   张鲁据汉中之战
   刘璋平赵韪益州之战
   孙权灭李术皖城之战
   曹操破刘备徐州之战
   曹操斩颜良白马之战
   曹仁攻刘备汝、颍之战
   蔡阳攻刘备汝南之战
   曹操夜袭乌巢之战
201年 曹操破袁绍仓亭之战
202年 锺繇击郭援平阳之战
203年 贺齐平建安之战
   袁谭与袁尚之战
   曹操攻袁谭袁尚黎阳、邺城之战
204年 曹操攻袁尚邺城之战
   曹操灭袁谭南皮之战
   孙权平妫览戴员丹阳之战
   孙权平山越之战
205年 杜畿灭卫固定河东之战
   曹操平定幽州之战
   曹操灭高斡壶关之战
206年 乐进李典破管承长广之战
   于禁平昌豨东海之战
   雍州兵讨张猛之战
207年 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
   曹操攻乌桓白狼山之战
208年 孙权灭黄祖夏口之战
   曹操灭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破刘备当阳之战
   赤壁之战
209年 周瑜攻曹仁江陵之战
   孙权围攻合肥之战
   张昭攻当涂之战
   贺齐攻陈仆黟、歙之战
   张辽平陈兰、梅成六安之战
210年 步骘灭吴巨交州之战
211年 曹操破马超渭南之战
   刘备灭刘璋取益州之战
212年 曹丕攻田银苏伯之战
213年 曹操攻孙权濡须口之战
   马超攻韦康冀城之战
214年 夏侯渊攻马超祁山之战
   诸葛亮入川之战
   夏侯渊灭宋建陇右之战
   孙权攻占皖城之战
   夏侯渊攻韩遂长离之战
   霍峻守葭萌城之战
215年 曹操破窦茂灭韩遂河池之战
   张飞攻张郃巴西之战
   赵俨平吕并陈仓之战
   曹操攻张鲁阳平之战
   孙权围合肥之战
217年 陆逊击费栈丹阳之战

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218年 王必平耿纪许昌之战
   曹洪破吴兰下辨之战
   曹彰击乌桓代郡之战
   曹仁破侯音宛城之战
   李严平定马秦、高定之战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
219年 刘封、孟达攻申耽上庸之战
   樊城之战
   吕蒙袭关羽江陵之战

220年 孟达攻刘封上庸之战
   苏则平定河西之乱
221年 张既平定河西之战
222年 夷陵之战
杨洪平黄元叛蜀之战
   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曹休与吕范洞口之战
223年 曹仁与朱恒濡须口之战
   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
   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
   贺齐取蕲春之战
224年 田豫击鲜卑轲比能之战
   曹丕攻广陵之战
225年 任福平蔡方、唐咨之战
   诸葛亮平南中之战
   周鲂攻彭绮鄱阳之战
226年 泪饭交趾之战
   孙权攻魏之战
   诸葛瑾攻襄阳之战
227年 张嶷平张慕之战
228年 曹真破赵云之战
   孟达反魏之战
   诸葛亮攻魏街亭之战
229年 葛亮攻魏陈仓之战
   诸葛亮攻魏武都、阴平之战
   魏与吴石亭之战
230年 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潘浚、吕岱平武陵蛮之战
   满宠守合肥之战
231年 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诸葛亮攻魏上邽之战
232年 魏与吴成山之战
   魏与吴庐江之战
   魏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233年 马忠平南夷之战
   魏击鲜卑楼烦之战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234年 诸葛亮攻魏五丈原之战
   杨仪杀魏延之战
   诸葛恪平山越
   吕岱平李桓、罗厉庐陵之战
237年 陆逊平彭旦鄱阳之战
   毋丘俭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陆逊平吴遽豫章、庐陵之战

238年 司马懿平公孙渊辽东之战
239年 羊衠袭辽东之战
   吕岱平廖式交州之战
240年 张嶷平越隽之战
241年 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243年 吴袭六安之战
244年 曹爽攻蜀汉中之战
246年 吴攻魏柤中之战
   毋丘俭攻高句丽之战
246年 姜维平汶山夷之战
247年 姜维攻魏洮西之战
248年 邓芝攻涪陵夷之战
   陆胤平交趾、九真夷之战
249年 姜维攻曲城之战
   姜维攻西平之战
250年 魏与吴江陵之战
   吴败文钦之战
251年 王基、州泰击吴之战
252年 魏与吴东兴之战
253年 吴、蜀攻魏南安、合肥之战
254年 姜维攻临洮、陇西之战
255年 司马师平毋丘俭、文钦之战
   孙峻攻寿春之战
   姜维攻狄道之战
256年 文钦、吕据攻魏之战
   姜维攻段谷之战
257年 姜维攻芒水之战
   司马昭破诸葛诞寿春之战
   魏平高显县民之战
   吴平三郡起义之战
260年 成济杀魏曹髦之战
262年 姜维攻邓艾洮阳之战
263年 曹魏灭蜀之战
   吴平吕兴交趾之战
   钟离牧平武陵之战
264年 罗宪抗吴永安之战
   王稚攻吴句章之战
   钟会、姜维反魏成都之战
266年 堂施起义军之战
268年 吴攻江夏之战
   杨稷破刘俊交州之战
   晋与吴合肥之战
270年 晋攻鲜卑万斛堆之战
   吴晋涡口之战
271年 青山之战
   吴攻晋交趾等郡之战
   匈奴刘猛攻并州之战
272年 晋攻匈奴刘猛之战
   陆抗平西陵之战
   王睿平定张弘之战
   杨欣讨宋质之战
273年 吴晋戈阳之战
274年 吴镇压奚熙之乱
   晋反击凉州胡之战
   晋攻吴枳里之战
   吴攻晋江夏之战
275年 晋攻鲜卑之战
276年 胡奋击并州胡之战
   晋攻鲜卑之战
   鲜卑攻晋边之战
   杨欣讨令狐宏之战
277年 文鸯破鲜卑之战
   吴晋江夏之战
278年 晋与鲜卑武威之战
   晋吴皖城之战
   晋吴西陵之战
279年 吴攻郭马之战
   马隆收复凉州之战
280年 晋灭吴之战
脸红红
2024-01-06 03:09:06

中国古典小说的两大系统是演义和传奇,而前者与史籍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尤其是出自私人手笔的史籍几可做小说来读。自春秋起,微言大义成为评价史书的重要标准,继而影响了其他的文字创作,将深刻思考溶入简练精干的叙述收到广泛的推崇和追求(普鲁斯特的铺陈琐细是不可想像的)。而反语,这一修辞方式因其似扬实贬,寓讽于褒的特殊功用,使其具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亦成了作者们喜爱的手法。
我们一向认为三国中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人们给关帝立祠,给曹操涂成白脸。然而,若仔细阅读对忠奸人物尤其是魏蜀双方的描写,让人感到罗贯中似乎另有深意。
作为正面代表的关羽,固执倨傲,粗疏狭隘,怎可称为英雄?尽管他夜读春秋,却不明大义,优柔寡断。他擅放曹操,又以辱骂孙权破坏了吴蜀联盟,这种武夫被称做英雄实在是笑话。在与魏将徐晃的交锋中,关箭伤未愈,徐致以问候后坦然表示不能因私费公,多么鲜明的对照。汉室正统皇族刘备,看似忠厚诚恳,可从罗笔下的尊刘里却能看出许多破绽,使人感到刘备的人格颇值玩味。他貌似懦弱,但吞并同族兄弟却毫无愧色,而临终托孤,掷儿于地都显示出他的虚伪本相。他逃离荆州时携大批老弱百姓同行,这难以用愚蠢的仁义爱民和求慕德政来解释,焉知他本意不是迫行动迟缓的难民阻挡曹军追击?蜀汉打着复兴旗号,从未众望所归,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诸葛亮与关张的关系就始终不睦。黄赵马三人名列五虎,却未受到重用。更不必说孟达等人的心怀异志,相比之下,西川降将庞德在归降曹操后,被洗脑成了死忠于曹魏的大将,很能说明蜀汉的用人政策存在问题。
这个政权光复中原?谈何容易。守成就已大不易。一个人清楚地认识到了此节,他就是诸葛亮,已被神化的智多星。事实上,他不顾国力差距,再三发动徒劳的对外战争,除了无关大局的战术性胜利以外全无进展。他的动机恐怕不能仅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继先帝遗愿来自圆其说,否则无疑与他对天下大势的精辟分析相矛盾。诸葛亮是否用意在于以伐魏为借口维持自己对军政大权的掌控呢?在承平时节,他将面临不得不还政刘禅的难题,因此他必须保持对魏的攻势。结果就是蜀之元气在连年兵火中消耗,魏灭蜀时并未花太多力气。诸葛亮和其后任姜维可谓难推其责。在诸葛亮的隐居时期,就能看出他是个很爱惜羽毛并且私心较重的特点,他的协助刘备更多的是一种宁为鸡头,不为凤伪的计算心态,和礼贤下士无关,论礼贤下士,曹操更甚于刘备。诸葛亮如果投入曹操阵营,当然不会象在刘备手下呼风唤雨。他没有郭嘉等和曹操的深厚情谊,而曹操本身就是一世枭雄,能给他的空间极为有限,早期的司马懿是最好证明。所以,诸葛亮应该是一个善于名利双收的政客,鞠躬尽瘁云云,好听而已。
被嘲笑的刘禅果真是个弱智么?相反,他是整部三国里最聪明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在危机环伺中度过,他懂得装胡涂,伴弱者,能放手任强人教父诸葛亮以求平安,能乐不思蜀来保全性命,他的智商不可低估。
但是,如果说,这是罗贯中要维护赞赏的正统,似乎缺少合适的理由,也可能低估了罗的思想深度。三国不是一部英雄史诗式的作品,因为其中人物距英雄都相去甚远,只是些政客,武夫,枭雄,庸才。罗贯中亲身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岁月,他绝不会对长期的战火不报反感。而三国的开场词作已经清楚地表现出他对世事幻灭的无限感慨,小说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历史循环论也充满了强烈的宿命悲观色彩。我们或许可以设想,作为一名下层知识分子,他目睹了残酷的动乱,体验到生命的种种苦痛,由揉和了自身的挫折感,因而写成了这部发愤之作。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们多数潦倒,郁郁平生,他们未能因作品流传而受到经济利益,也不能象诗文作家那样博得功名,所以他们的写作常常更趋私人化,充满了若隐若现的讽喻和对文化,历史的尖锐批判。
可爱界扛把子
2024-01-06 03:01:07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读过许多本书听过许多故事,古今中西,却始终最是爱这一本演义。
我无法诉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喜欢它。

且不提温酒斩华、对峙官渡、五关六将、大战长坂、赤壁相持、单刀赴会、连营七百、七纵蛮王、火烧上方、姜邓斗阵等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小处也尽是动人心的。
从未想过明艳如桃花,并不只可配佳人,配起乱世英雄来居然更加出色。
群英会上,素袍锦衣相应,周郎扬剑作歌,这般的酣畅快意。
仲谋遗书孟德,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又是怎样的知己相惜。
百骑劫营的甘宁,在投效东吴前招合亡命纵横江湖,草莽中人却竟有个极风雅的名号,因他腰悬铜铃,帆西川锦,人称“锦帆贼”;这甘兴霸是死在先主伐吴时番王沙摩柯箭下,倚坐树下,群鸦数百围绕其尸。
周泰守濡须口,复入重围救主,遍体鳞伤身无完肤,孙权手指其痕一一问之,每伤一处令吃酒一觥,是夜将军大醉。
张温秦宓指天相难可谓睿智雅趣,卧龙先生拒敌空城必是剑胆琴心。
这好处我怎么说得完。直是人人生色,字字珠玑。

我想我是爱那乱世的气魄,有心机谋略,有剑影刀光,有书生意气,有肝胆相向。
但不必说关二爷的天神威仪大半是罗老爷子虚构来的,也不必说诸葛丞相倘若听从魏文长兵出子午之计也不会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些我全都不理。
我只愿彻头彻尾地信这个乱世传奇,信孔明先生通天晓地,信刘玄德大智若愚,信关张赵马黄当世无敌,信孙伯符和太史慈真诚又痛快淋漓地打过一场架,信周公瑾雄姿英发驱强橹于谈笑间...

我愿信儿时听过的那个妙趣横生又玄美绝伦的故事。
化为萝莉粉
2024-01-06 03:00:11

作为孔明,他一直比较喜欢故弄玄虚。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位信仰神秘主义的前辈。我从小就知道孔明,觉得他跟诸葛亮都是我国历史名人,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被同桌女生教训,她告诉我,孔明也姓诸,叫诸孔明,跟诸葛亮是亲戚。我很欣慰,这两个名人终于可以扯上关系了。可是仅过了一个多星期我就意外地知道真相了。丫骗了我。所以我一直喊她丫头片子。      年幼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孔明是个老者。我觉得这可能与我当时看的一张画相有关。当年姥爷家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儿,画的是三顾茅庐,其中有一个长胡子的老头儿,戴着灰色方巾,穿着拖地长衫,那就是孔明。后来我又看到了很多孔明像,都是胡子很长,一副老朽模样。我就认为孔明就是个老头儿,他没有年轻的时候。以至于后来当我知道孔明享年只有五十四岁的时候,我都难以接受。他出山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假如把他放到八零后,那他应该生于1982年。这让我难以接受。我也是个男的,我也有胡子。据我的了解,二十六岁是不可能长出那么多的胡子的,何况那时候人们普遍发育很晚。我想,可能是因为中国人觉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而孔明年纪轻轻就办事很牢,与常理不符,所以被打扮成了一副大叔的模样,这就可以理解了。      孔明出山之前应该是一个小地主。作为一个布衣,他从小一直跟着他叔叔诸葛玄混饭吃,叔叔死了之后,他就和弟弟诸葛均在南阳种地。可是他却有时间读很多的书,天文地理的,没事还作两首“梁父吟”。他还有个小童专门给他看门,端茶倒水,迎来送往的。他还了解很多资讯,明白天下大势。当时也没有小报新闻,他肯定是到处打听(说到这里,我脑子中出现这样的画面:孔明每天一大早就跑到荆州城去看告示,打听公文),简而言之,他就是一个包打听。他还有很多时间到处玩儿,而且几天几夜不着家。假如他肯亲自种地,那地里肯定全是草。他还有很多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什么的,大家常常聚聚会喝喝小酒什么的。从这些迹像来看,他在南阳根本就没有躬什么耕,他的日子相当清闲,他可能是一方地主,掌管卧龙冈上的土地,收租度日。不过他还算是一个讲究以文化领导佃农的管理者。他教佃农一边干活一边唱他作的歌曲,以便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段时间里,孔明与世无争,除了老婆长得丑点之外,也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假如就这么过下去,说不定就成了一个作家什么的。没发生的事,谁知道呢?      孔明对自己的未来是有规划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准备那么详细的军事地图,以待刘备来访。据我所知,孔明走的时候没有带上老婆黄月英,要不然孔明也不会动不动就与刘备“君臣同榻”。可是如果有人说孔明跟着刘备走是为了躲避黄月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认同的。因为孔明是信命的,他一生尽人谋,可是也很能接受天定的结果。诸葛一家配丑妇,这也是天定,所以诸葛亮会接受这个结果。假如你看看诸葛亮的儿媳,你就一下子明白了。诸葛瞻的老婆是刘禅的女儿。刘禅的两个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试想,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活脱脱一只大猴子。张飞豹头环眼,声若巨雷,简直是头野猪。猴儿配猪,能生出什么国色天香的宝贝公主来?所以,一旦说起孔明为了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我就想到了孔明一家悲惨身世。孔明出山,虽然自己远离了黄月英,但是后患无穷。孔明那么聪明,肯定不会算计到这一点,可是这是天意,有什么办法呢?与其纠缠在这些事情上,还不如不管它。孔明出山是真正地想做一番事业,绝不是害怕丑老婆。      众所周知,孔明后来跟周瑜有一腿。这段感情让后人痛惜不已。按理说,相爱的两人,应该互相理解,互相照顾,互敬互爱。可是由于时局的关系,两人不得不作出一些违心的选择。为什么呢?说到这两人,不得不提刘备。刘备命硬,“数丧嫡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以至于后来他都不娶正妻了,让甘夫人以妾的身份料事家事。刘备的老婆都短命:甘夫人生阿斗后没两年就病故。靡夫人长坂坡死于非命。孙夫人在火烧连营之后投江自杀。刘备又素来不看重老婆,他曾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三国演义•十五回)。正好来了个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三国演义•三十七回)”,“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引起了刘备其他玩伴的嫉妒,“关羽、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可是刘备已然心属诸葛亮,纵然是八拜之交,也不顾了。刘备还拿出平生仅有的一点文采表示与孔明的情深意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据我所知,现在所说的“鱼水之欢,就是这么来的。没有办法。老大说话,莫敢不从。“羽、飞乃止”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可是,孔明并非真爱刘备,他爱的是周瑜。可是刘备是老大,且与周瑜敌对,孔明十分无奈。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孔明是刘备在周瑜处的常驻代表,由于住的时间长了,刘备还不放心,他对身边的人说:“孔明一去东吴,杳无音信,不知事体如何。谁人可去探听虚实回报?(三国演义•四十五回)”。特意去看忘孔明,并想把孔明叫回去。可是孔明显然更喜欢在周瑜这里长住下去,于是拒绝了刘备。刘备只好自己返回。毛宗岗在点评三国的时候也看出了这里的猫腻,说道:“鱼久脱水,毋乃涸乎?”一语道破。      作为情敌,周瑜与刘备在诸葛亮祭风之后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对抗。周瑜赢,则孔明永留东吴。刘备赢,则周瑜一生孤苦。所以当诸葛亮祭起东风之后,周瑜派丁奉徐盛携剑前往江边,要抢在刘备之前得到孔明。但是刘备终究是老奸巨滑,让赵云先丁奉一步抢走了孔明。孔明身陷刘备的掌控之中,只好索性来个一了百了,跟周瑜来个彻底决裂,对丁奉说“将军不必追赶”,赵云是我自己叫来接我回去的。赵云也是性情中人,了解个中缘由。但是刘备的命令又必须执行,只好射断徐盛船上的篷索,阻止徐盛追上来。在这段时间里,徐盛一直在喊“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和“暂请少住,有紧要话。”(三国演义•四十九回)。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徐盛在找借口,他说的都是实情。徐盛以为孔明不知道周瑜对他的一片深情,急于想替周瑜表白。可是他不知道,孔明早已经知道周瑜对他的一片深情了,只是身不由己而已。      孔明回到刘备处之后,就处于刘备的重压之下。他是个理智的人,明白跟周瑜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刘备也知道周瑜与孔明的关系,妒心强烈。而周瑜依然不死心,对孔明的爱转化成了对刘备的恨。他接连使出三条计谋,想夺回孔明。可是终没成功。最后一次,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刘备为了一劳永逸,想气死周瑜,故意逼孔明在山顶上饮酒取乐,让周瑜断绝念想。周瑜年少气盛,终于一命呜呼。弥留之际,周瑜收到诸葛亮手书一封,上面写道:“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三国演义•五十七回)孔明在这封信里面,表明了自己对周瑜的爱恋之情,可是也暗示周瑜,两人身处不同的阵营,这是不能改变的。      于是周瑜死了。死得无奈。他临死的时候还喃喃地说,“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五十七回)。任他再英姿飒爽,也扭不过命运的安排。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三国演义•五十七回)这首诗出现在《三国演义》的书中,人们都以为这首诗乃无名氏所作,却不知这出自孔明的手笔。从此,孔明再也没有离开刘备的阵营,除了赵云,再也没有人有与他谈论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们都知道,周瑜死后,孔明亲自去柴桑口吊丧。刘备看到周瑜已死,也就放宽一些,但还是派赵云带五百军,名为护送,实则监视。可是他却不知道赵云看着这段感情的来龙去脉,已然站到孔明这一边。于是孔明得以放心大胆地在周瑜的葬礼上大哭一番:“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三国演义•五十七回)。东吴这边的将领,尤其是鲁肃、丁奉、徐盛等人,哀其情切,于是灵堂里哀鸿遍地。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云在这段感情上的立场还是被刘备知道了。所以,虽然赵云是一代名将,也是五虎将之一,却从没有像关羽张飞马超一样,独自领兵,镇守一方。      刘备死后,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十年前的那场感情,就像做梦一样,让孔明心里变成死灰。赵云活着的时候,尚可与赵云聊聊往事。赵云死后,孔明再无可诉说的对象了。      孔明为了蜀汉的事业,为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的事业,鞠躬尽瘁。他只是为了在忙碌的工作中忘却早年那段令他难过的往事。晚年的他,已经心如死灰,对于世事,已经不甚在意。      他的遗书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对于他这一生,他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      可是,说给谁听呢?      当初弦歌把酒   谁料多年以后   本当携手共游   却逢多事之秋   莫若老死南阳   无知亦该无愁   远看你争我夺   只管春种秋收   天道变易难寻   断了青青子衿   只为三顾离家   柴桑口处逢君   双手火攻定计   并肩抗敌同心   雾江草船相试   帷幄宴上长吟   多年征战远走   梦中还望君丘   常念年轻岁月   与子抚弦泛舟   五丈原上风走   石头城边江流   定军山上回首   迷离难见巴丘

影片短评

猜你喜欢

相关影视作品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

一起看影院为您提供《三国演义》的演员、导演、剧情简介、影片详情、常见问题、在线播放等相关信息,为您观看三国演义提供最有价值的影音参考!

本文链接:如果喜欢这部影片《三国演义》 在线观看,转载:https://m.stone009.com/movies/105220.html请保留本文链接。

一起看影院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Copyright©2023 一起看影院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APP下载